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Q08.各級政府因演習需要,徵購、徵用人民財務及徵用操作該財物之人員,被徵用業者或人民,可否拒絕?若無正當拒絕理由而未報到,相關罰則為何?

(一)      依「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」第28條第3項規定:受徵購、徵用財物之所有人或管理人應提供適當質量之財物,依時向指定地點報到。另依同法第29條規定:下列各款財物,不得徵購、徵用:

1.          經外交部認定具外交豁免權之機構及人員所有者。

2.          各級政府機關因執行公務所必需者。

3.           圖書館、療養院(所)及其他慈善機構使用必要之場所、建築物及設備。

4.           人民日常基本生活所必需者。

5.           其他經行政院指定公告者。

(二)      依「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」第34條第2項規定,受徵用之民力,應依時向指定地點報到。惟下列人員不得徵用:

1.           獨自經營農工商業,因徵用致所營事業無法維持者。

2.           因被徵用而家屬之生活難以維持者。

3.           健康狀態不適參加演習者。

(三)      另依「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演習民力徵用實施辦法」第7條規定:被徵用人於報到前,有下列無法受徵用情形之一者,執行及處分機關得解除徵用,另行選員遞補,並副知需求機關:

1.          依法受徵集、召集須入營服役者。

2.          經醫院評鑑合格之地區醫院以上之醫院診斷證明不堪執勤者。

3.          家庭發生重大事故,必須本人處理者。

4.          其他必須本人處理,且具相關證明者。被徵用人於徵用期間,有前項各款情形之一或違反演習相關規定者,執行及處分機關得委託需求機關解除其徵用。

(四)      依「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」規定,若無正當理由未報到者,相關罰則如下:

1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財物部分:依第41條規定處新臺幣300萬元以下罰鍰

2.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民力部分:依第43條規定處新臺幣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。


返回列表

瀏覽人次:716
網站更新日期:2025/8/8